這些年陸續有一些我已經看過的戲重新再次上演,雖然我已經忘記劇情了,但我都會覺得既然看過了就也不需要再看一次。而這些戲的重新加演,真的讓我有一種歲月催人老的感慨。我記得前幾年,艾爾柏要送我淡水小鎮的票,我當時跟艾爾柏說,我看過了,可以把機會給其他人。但其實真相是,我整個雞皮疙瘩站起來,因為淡水小鎮那是我高中看的戲了,可能也是人生中的前三齣舞台劇,很恐怖耶!所以除了公視表演廳偶爾播出我已經看過戲,我會再看一次以外,其他我都是抱持著看過就好,就算有人要送我票,我都覺得要把機會讓給沒看過的人看的心態。

三人行不行第一次推出的是在1987年,這些年來其實一直陸續在台灣的各地巡演著,也常是很多單位邀演演出的選擇,想要看上一場免費的演出,用點心應該就可以(我就是那受益者)。台北演出前,我就想說,這齣戲歷史那麼悠久,也很多人都看過了,再次售票演出,究竟可以吸引多少人呢?

三人行不行回歸到「表演」這件事上的戲,很本質的戲,三個演員用肢體用很簡單的服裝區隔,一人分飾多角,角色的切換比一秒變格格速度還快,很令人讚嘆。我在第一次看完的很久以後,我才想起來,小時候在電視上看李國修在綜藝節目演出的短劇靈感,是否都來自於這部戲?當我這麼想的時候,對於電視兒童的我,我整個覺得三人行不行真是部了不得的戲。

這次的宣傳方式,也實在是太吸引人了,標榜要解除上班族的壓力,且為了體諒上班族下班的匆忙會來不及吃飯,竟然很SWEET的讓大家可以在劇場裡吃東西,現場還有在賣啤酒,然後在入場的時候,又送給大家一人一杯爆米花,真的很中上班族的心。劇場也很別出心裁地開闢一區,互動拍照區,結合劇情出現的場景道具,讓觀眾可以拍照留念,體驗自己一個人的三人行不行。

本身三人行不行口碑就很不錯,再加上鎖定台北上班族的TA策略很成功,親切的票價暢銷的不得了,台北華山場完售,立馬加演水源市場場次(水源市場,真是好妙的地方呀)!!!長期的巡演,屏風也訓練了好幾批演員,也才夠台北這次那麼多場的演出,否則這極耗費演員體力和功力的戲,會操死演員。

Dada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首先要感謝do先生(我再也不敢在部落格寫你的名字了,所以只能用代號)讓我連兩個週六,不用文青相機app也可以變得很文青!

今天欣賞《空的記憶》,其實在看之前我有點ㄘㄨㄚˋ,因為《空的記憶》就是一副非常實驗的感覺,加上是影像和舞蹈的結合,我實在是很陌生,畢竟平常我都看戲,實在很怕我這假文青無法消化耶。但是,又有久仰大名傳說中的周先生:周書毅的演出,讓我又非常好奇的想要一窺究竟!

周先生出現的時候,坦白講我一直在看他的臉,想說這虜獲萬千少女心的周先生到底長得怎麼?果真!就是少女殺手的臉蛋。一直到周先生走到觀眾席中間,拿著手電筒照著手,然後投映出黑色大手包圍劇場的時候,我才比較進入狀況,也開始發現導演周東彥想要營造的光影空間。

舞台前方有四個方正,且會移動的白色透明大屏幕,在有投影的情況下成為了一種「場景」,而非背景。在投影場景的同時,周先生在屏幕後方的空間裡舞動肢體,從觀眾席看去,彷彿是試圖想要重新進到投影場景的回憶裡。這個設計很特別,以往的屏幕都是在演出者的後方當做「背景」來使用,但是當屏幕放在演出者的前方,投影時,反而是凸顯了記憶裡的場景;再加上光影、景深、屏幕移動的變化,周先生就像是在這個回憶的空間裡,隨著投影場景的轉換,來回不停的穿梭。

這樣形容好像很抽象,我想辦法具體一點說明。比如當屏幕裡場景是從行駛中的火車裡,望向車窗外的風景,當周先生在屏幕後方拿起手電筒照著自己,他的大頭影子就這樣對映在屏幕裡火車的車窗上,好像自己就在火車裡,真的讓人有一種在追尋記憶的感覺。而當周先生影子對映到屏幕時,真讓我驚喜萬分,這個讓人分不清虛實的巧思,怎麼會那麼恰到好處!投映出的黑色影子是周先生的輪廓,在看不到周先生帥氣的五官的同時,觀賞者只能把注意力放在投映的黑影輪廓上,卻反而好像把整個空間感看的更清楚了。

Dada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有雷...請小心閱讀)

如同吳導說的,人間條件五在劇情內容、演員卡司都還沒有公布的時候,票券就已經搶購一空了。而我也趁機拜託綠光之友幫我訂了票,因為人間系列實在太有口碑,更何況,一旦變成了系列,就會引發大家想要「蒐集」的慾望呀!說真的,事前我只知道劇名是人間條件五,然後又耳聞是跟人間三一樣,是從男性角度所寫的故事,就這樣,其他的我一點都不想在看戲前知道,我只想享受看戲時,揭露故事情節的驚喜。於是,就在我看完戲,開始打心得的此時,我才知道原來人間五的完整劇名是《人間條件五-男性飄泊心情》。

在台灣電影掀起新浪潮運動的時候,我年紀小沒跟上(哈哈哈,難得有可以說嘴年紀小的機會),後來偶然在公視上看到《兒子的大玩偶》、《小畢的故事》的播出,看完之後其實我只是覺得這故事的人事物,都非常的「平淡」,之所以用平淡來形容,是因為就真的是很日常生活的事,就是你家鄰居,或是你家就在上演的故事,只是故事張力總是默默在一個moment,觸擊到心理。像是《兒子的大玩偶》裡《蘋果的滋味》,爸爸車禍進了美軍醫院,貧困的一家人在富麗堂皇的醫院裡吃著,肇事者送來在那年代象徵富貴且稀有的蘋果時,那種第一次嘗鮮的奢侈,大口咬下蘋果的滋味,一家人覺得爸爸受傷也是好事的享受,那種故情的荒謬性,其實只是反應當時的社會現象,說是故事情節,其實也不需要多捏造,因為那真的很寫實。

吳念真的劇本其實也都是平凡小人物裡的事,那種最直接的情感,總是寫到最心坎裡,就算隨著時間年代的流轉,透過那些台詞,你會知道,那並不代表沒知識或是愚昧,而是台灣人憨直,反應出這些年來的台灣。人間四和人間五開始描述了現代的故事,但不變的是真性情,在劇場裡用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和力道,看完後,每個觀眾也都掏心挖肺似的檢視了自己一次。你會開始想,自己的故事、父母的故事、阿公阿嬤的故事、朋友的故事...,這就是人間條件系列的威力呀!

人間五,描述了幾個男人心情,其實看到我們女人也覺得好感慨呀。其中阿興(陳希盛飾)在妻子愛純逝世後,在家裡對著愛純說的話,我真的感動到頭皮發麻,他說,大家都認為他娶了一個可以少奮鬥二十年的妻子,但是在岳父過世後,公司的營運卻愈來愈差,那些年大家看輕他,連生不出小孩也變成了一種數落,然後當他扛下重振公司的經營重擔的時候,也開始在外面養女人,甚至生了小孩,他的妻子卻始終沒有口出惡言過。阿興說,他當時好希望愛純可以罵他,這樣他就會知道愛純心理其實是在乎他的,但是個性好的愛純,卻沒有用這樣的方式表答出她對阿興的愛,只是默默忍受。其實我真的沒想過,原來阿興想討的只是愛純的罵,讓他知道愛純也在乎他,或許那可能是男人對自己外遇藉口的解釋,可是阿興那麼痛徹心扉地對死去的愛純把心中的話說出來的時候,那種在心中多年的壓抑,在完全不用顧及男子漢的面子下,一口氣傾泄而出,真的是哭死我了。

Dada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樣,很久沒看果陀的戲,但是每買一次果陀的節目單,除了size大小始終多年來如一日以外,最後面詳實記錄了從創團以來所有的作品,總是可以讓我馬上回想起我跟果陀的扣連。就像這一次,因為劇情的裡,男主角演出馴悍記裡的潘大龍,讓我就想起來小時候(因為也都十多年前了)看的【吻我吧娜娜】,心理都還可以複誦著當時歌舞劇裡的歌詞,這真的是有打中果陀劇迷們心理會懂得那個點。

【再見女郎】是很溫馨的娜種愛情小品,就也不是什麼多轟轟烈烈的愛情,但是看了劇情男女主角趙德和寶琪以及寶琪女兒飄飄的互動,就覺得其實這是真的存在在現實社會的愛情,不是什麼偶像劇裡才會發生的事,看完之後心理的溫暖更多。平常重鹹的劇情看太多,真的,這種小品的出現,覺得口味真符合,嘟嘟好。

果陀這次找來曾國城和賴雅妍擔綱男女主角,不得不佩服曾國城在電視曝光率這麼高的情況下,還演出舞台劇,我想現在正是他表演功力最信手拈來的時刻了,演什麼就像什麼,整齣戲曾國城真的很搶眼,如果可以再瘦一點,趙德這角色肯定更迷人。至於賴雅妍,這些年屢有入圍獎項的肯定,很訝異這是他的第三部舞台劇作品,但怎麼看就覺得是用螺絲小姐的演法在演再見女郎,或是用再見女郎的演法在演螺絲小姐,看來喜劇比較適合你。曾國城和賴雅妍都是世新人呦!!!不過,我最喜歡的是演飄飄(演飄飄的有兩個小童星輪流演)的小童星盧以恩,也太可愛了,演出的小大人真的很加分加分!!!

關於舞台的陳設,我在想我好像很久沒看到有舞台換來換去轉來轉去的大製作了,尤其是趙德和寶琪的公寓,看的我都好想住了。在愛情裡,最終的承諾就是成家,但是不是能走到這一步,且繼續穩定的走下去,也只能給問號了。趙德最後還是去了法國,雖然他承諾會再回來,但是誰知道呢?不過故事的結局,是讓人歡喜的,接下來沒有的部分,就讓觀眾自己的猜想吧!至少我願意相信趙德的承諾(羞)。

下週還在國父紀念館有加演喔,很適合情人節去看。

Dada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怎麼轉眼之間一個五年又過去了,不是才【基地25】,怎麼現在就【基地30】了?

用一部舞台劇的演出,來提醒自己又老了五歲,好殘忍呀你們!!!筱涵、丸子、yuki!!!但是也多虧了你們的提醒,才讓我們在一些人生的關頭上,有機會再去省視自己的生活,是不是還有熱血、是不是還有悸動、是不是還有夢想...............

也都走到了三十歲這步田地了,會有很多世俗認為三十歲就應該如何又如何的刻板印象,被套進我們的身上,比如是該在工作有點小成績;在愛情上應該要步入婚姻;應該要實現自我價值等等...,但其實看完基地30之後,很殘酷的是,其實這些我都沒有(但好險,我還有一群好朋友)。

前陣子看了舞蹈家許芳宜的一篇報導,她說,廿三歲她告訴自己,十年以後不要跳了。卅三歲那年,她告訴自己,再也不要拎著皮箱各國流浪。結果到卅九歲仍然迷惘,和導演李安聊天,他說:「妳不知道四十而不惑嗎?」。這下我才驚覺,原來連這麼知名的舞蹈家,其實也會惶恐自己的人生和夢想。

關於夢想這件事,這幾年我想了很多次,尤其也都三十歲了,我發現,除了希望家人朋友身體健康以外,其實我沒有夢想。yuki曾送我的一句話「對於沒有目的的船而言,沒有一陣風是順風」。真的,我不知道我的目的地在哪?想要在工作上證明自己的價值,卻發現自己沒有價值,然後更恐怖的事實是,其實我也不想努力地去實踐了,我只想要懶惰的停在原地,將生活上的事情一件一件處理完成之後,再考慮是否還想要有前進的動力。

Dada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