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是3月31日看的戲了,其實我已經差不多要忘光了,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年底,都會是一個忙碌的狀態.......
關於不讀書俱樂部這件事情,大概幾年前朋友的臉書就一直推薦張仰瑄的作品,但一直沒有機會去看演出;一直到吉米布蘭卡臉書又再推薦,又剛剛好有空檔可以看戲,所以就很臨時的買票去看了,最後的幾張。
其實我覺得還不錯啦,但是說多好看是也還好啦。前面舖成有點平淡,比方歌曲旋律的部分,到後面才比較有意思,也開始有覺得有印象。但有些梗,似乎是為了有梗而放進去的梗,比方周定緯那一段自己念台詞自己演戲這趴,實在是有點太多,雖有巧思,不過到後面我已經笑不出來了。
對我而言比較新鮮的是又認識了幾個能演能唱的演員,引發好奇。這樣的演出型態確實在台灣也獨具一格,有點類歌舞劇的形態。希望可以在註定忙碌的今年,順利再看到幾位的演出。
--
Dada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原本以為基地系列我不會再看了,一方面也是很懷疑五年一次演戲的動力是否會持續?另一方面也覺得基地三五的人生劇情和基地三十會太像,而沒有區分,不過在看完戲之後倒是沒有這種疑慮了,因為停滯的人生也是人生的一環呀。
真心佩服這一群劇場的瘋子和傻子,每隔五年都來提醒我又老了五歲,但最殘忍的是,也再一次提醒我,我的人生根本沒有進步。思索的人生意義和夢想這十年來完全沒有想法,在海上漂流偶有浮木讓我靠著喘息,但卻一直沒有船隻把我救上岸。
美好的舞台留給準備好的人,真的準備好了就可以上台,我還沒,這齣戲也還沒。即便上台了,又是否能把握成名15分鐘的時間呢?
現實生活總是需要麵包,但能夠自嗨的人生,有酒、有朋友、有熱情就夠!有些符號就是只有參與過的人才能解碼,讀出箇中含意,心滿意足不過這般爾爾。
下一回再見,是否是「基地四十」呢?
Dada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其實已經不太敢再挑戰林奕華的戲了,但實在是太久沒看戲,覺得部落格都要長草了,再加上公司離戲劇院那麼近,就買票了。原先以為或許我還是有天份可以理解這解構來解構去的鋪陳安排,但事實上已經是連三齣的挫敗了。拿到節目單才發現這部戲竟然也是某一系列的第二部曲「生命三部曲-第二部哲學家」是說,之前蒐集完四大名著之後,我可能已經不稀罕了,竟然默默的已經第二部曲了,但我連第一部曲是什麼都不知道?
福爾摩斯、華生、莫瑞亞堤,這三者之間的關係,好像可以套在我們人生中的某一段羈絆,就是你會不自覺的想到那種,不管那合不合理,抑或是自己想到的時候會覺得荒唐的那種忽然襲來的當頭棒喝。是朋友、是家人、是情人、是敵人;是嫉妒、是怨恨、是羨慕、是遺憾...是任何的一種關係和情緒。
其實想想故事裡所有演員角色的轉換都好像是嘲諷,時而是福爾摩斯,又變成華生、猛然的換成莫瑞亞堤,還有房東太太、愛蓮、普通人等,其實也是你跟我內心血淋淋的告白。有什麼穩固的關係是永遠不會變得嗎?還是我們心中都想打破那天平兩端的平衡,然後佔有當下的滿足。只是我們可能一直都在猜測,但是錯把線索當做捕風捉影,結果到頭來什麼力都使不上,於事無補。
話說今天陳奕迅的「好久不見」和楊乃文的「祝我幸福」還真是好久沒聽到了,這兩首歌搭的真棒。
說是不輕易挑戰林奕華的戲了,但是華麗的演員陣容真的很難拒絕呢!或許下次還是會再踏上非常林奕華的世界裡吧!
Dada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想看鐘樓怪人的理由很奇妙,不是因為卡司、故事,也不是因為這是一齣很有名的音樂劇。話說,之前幾齣名劇來台演出,我幾乎都沒看過,但這次我想要看鐘樓怪人的舞台設計!
大學時候曾經看過片段,當下真的有被舞台的設計嚇到,一格一格的空間裡,可以展現出鐘樓裡的陰暗,也可以是聖母堂的神聖,當演員在其中穿梭,視覺上也跟著移動,真的很驚奇!後來不管是在劇場或是演唱會看到類似的舞台設計,心中想到的皆是鐘樓怪人,偶然知道鐘樓怪人要來台演出,自然想去朝聖一番。看到印象中的場景出現在眼前時,真的有點小興奮,就算看戲當天我身體很不舒服,但看完戲之後,真的很慶幸自己有買票來看!
我真的不是要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,而是當每個演員一開口唱歌,我真的以為是在給我放CD對嘴,怎麼每個都那麼會唱,真的有夠好聽的!後來看手冊簡介,我才發現個個都是大有來頭,法文版本卡司很堅強,我真的是躬逢其盛。
而且我荒謬到我根本忘記我看的是首場,只覺得為什麼謝幕的時候還那麼搞工的連製作人、作曲人都上台致詞獻唱,演員謝幕好久,當然觀眾反應回饋也都非常地熱烈,一直到回家滑FB才恍然大悟,原來是首場!也才發現鐘樓怪人巡演這麼久的日子以來,去過那麼多的國家,這次竟然是第五次來台灣了,而且是巡演最多次的國家!我想應該有不少鐵粉都不只看了一次,甚至盼望很久終於再度來台!
鐘樓怪人劇情很奇怪啦,就是大家都喜歡女主角艾思梅拉達,不該愛的人,也愛上她,然後引發一連串的紛爭。貧乏如我,還以為是一種美女與野獸的故事結局,結果沒想到到最後女主角也沒愛上鐘樓怪人科西莫多,科西莫多雖然很醜,但內心很溫暖,說真的啦,他非常勇敢,勇敢地跟艾思梅拉達告白,光是這一點就贏過其他人,但科西末多卻也癡情到一同陪葬。
Dada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身為一個蔡柏璋的粉絲,就算曾經踩過蔡《Q&A 2》的雷,但依舊不妨礙我繼續追戲的熱情。一直知道《solo date》的演出,但不是在新竹就是在愛丁堡,那麼遠是想氣死誰?結果在台北上演的地點竟然在淡水雲門,說真的也是遠得要命王國呀!就算接駁車搭到了,但是還是要下車走一段路,整個車程加路程的時間,比戲長還長。不過淡水雲門環境真好,也是很開心來到沒去過的場地看戲。旁邊的滬尾砲台也是第一次到訪,新北市民參觀還不用門票!下次有機會希望可以躺在草地上懶洋洋的過一下午。
我覺得solo date很好看,雖然事前知道事蔡柏一人分飾多角,還以為就是蔡柏會很忙碌的不停變換角色演出,看了戲才知道,這些角色都可以運用科技投影技術達成,蔡柏的確分飾了多角,但這些角色都是事前的影像錄製,再搭上現場演出情境,整個很高科技,虛實之間切換也很流暢,看起來很過癮,也很讚嘆!整體劇場畫面變得很乾淨,僅是線條和光影的變化就覺得很有力道,也非常符合這部戲所設定的年代未來感。
劇中的主角有著AI智慧的秘書,雖然知道是虛擬秘書,但無需使用任何的機器操作,只要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動作,就可以是一個可以跟主人應對如流,臆測心思都很密合的虛擬秘書,除了觸摸不到以外,根本就是真人!現在的我們已經可以SIRI對話,科技的運用範圍也開始伸展到生活的每一處,但對於未來真的可能出現像這樣虛擬秘書,還是讓我心頭一驚!因為科技似乎可以取代了一切,尤其是像我這種沒什麼智慧的人,要被取代根本就是輕而易舉。
不過話說回來,就算未來科技再怎麼發展,人終究還是需要跟有溫度的事務接觸,當然最直接的就是「愛」,不過也是會有亂愛和愛錯人的時候。當人類過著愈來愈智慧生活的同時,物連網聯繫了所有的一切脈絡,但始終連不上的是人心!一個人的solo date無法取代的是愛,無法消滅思念和寂寞的蔓延,無法逃脫的命運擺弄。
這是一齣好看的戲,但一個小時的演出真的好短,只能安撫我一個小時的寂寞。
Dada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