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年有幾次陪病經驗,想以陪病者的身份跟大家分享,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,以下僅供參考:
一、物品準備
1.牙膏、牙刷、水杯、毛巾、臉盆
並非每間醫院都會提供,所以牙膏、牙刷可先準備。水杯的部分,可跟喝水的杯子共用即可。毛巾除擦拭身體以外,若需冰、熱敷,亦可用來包裹冰、熱水袋。臉盆則是住院者不便下床,拿來裝水洗漱、承接漱口水....用途。(市面上有折疊臉盆方便攜帶)
2.抽取式衛生紙、濕紙巾
廁所會提供衛生紙,但是病房內並沒有。濕紙巾則看個人需求。
3.餐具、保溫杯、吸管
碗筷湯匙可自帶,就算跟醫院訂餐也不一定會提供;再來住院者不一定有胃口,自備餐具也方便分食。此外,清潔部分,可自備些許洗碗精,但我的經驗是用熱水稍作沖洗即可。醫院會有茶水間提供冷熱水,可準備水壺、杯子盛裝。另外,記得準備吸管,方便臥床者喝水。因為每家醫院提供的設備不一樣,建議可自備一個蒸飯箱、微波爐都可使用的器皿,如耐熱玻璃材質,加熱食物時可用。
4.沐浴用品
洗手乳、沐浴乳、洗髮精...等需要自己帶,且目前醫院多禁止使用吹風機(可詢問護理站),所以病人要洗頭可請美容室業者幫忙。病人開完刀,因為傷口緣故,若住院天數不長,應該是擦澡就可以了。
5.輔具
醫院會有輪椅和馬桶椅、助行器可使用,若住院者還需要其他輔具可自行攜帶,或至醫療用品店購買。
(以上1到5項,醫院內的便利商店、醫療用品店都可以買到。)
6.衣物、襪子、外套、帽子、拖鞋
住院者準備一套出院時的衣服即可,因為在醫院都是穿醫院的衣服。陪病者則是輕便不隨便就好。醫院冷氣比較涼,襪子、外套依個人需求。帽子則是頭太油、亂可戴。建議病人跟陪病者都穿拖鞋即可。
7.娛樂
ipad、立架、充電線、行動電源不要忘記帶,醫院會有wifi但我都放棄使用。
8.錢包
請勿攜帶貴重物品,雖然病房內會有上鎖的置物空間,但仍有風險,建議帶適量的現金和信用卡、證件就好。
二、住院當天報到
1.身體檢查
住院當天報到後會跑檢查流程,都做好了後再到病房報到。通常都是開刀前一天住院,所以需依醫師指示禁食。此外,護理師會詢問很多次關於病人的病史,若病人無法自己講清楚,陪病者要先了解,病人若有日常用藥,也請一併帶去,讓護理師知道。
2.認識病房
護理師會介紹病房內設施,如電動病床、升降餐桌...如何使用,陪病者要認真聽。對了,病房內不一定有電視、冰箱,此外醫院也不一定有蒸飯箱...等,若需加熱食物,可詢問醫院便利商店。
3.病房作息
大部分早早起床,晚上9點之後就熄燈睡覺了,奉勸陪病者盡量配合,晚上睡飽,不要在白天可以補眠,因為護理人員會按時遞送藥品,以及量測血壓,更換點滴;醫師也會來巡房,陪病者都要在。此外,病房內的光線、窗簾,盡量要看得出白天黑夜的區分,讓住院者、陪病者的作息正常。
三、病人症狀
1.膽妄症狀
年紀大的病人在手術後麻醉未退時可能會出現幻想症狀,也會忘記自己為何在醫院?此外,回到病床後,視線又只能一直看著天花板、窗簾、更容易胡思亂想,陪病者要有耐心,必要時可請醫師開藥物來幫助患者睡眠。白天在病房內,也要開燈,讓患者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分。通常麻藥退了之後,也就會清醒了。
2.失禁症狀
因為麻醉尚未退,病人有時會不自覺失禁,請將弄髒的衣物床單另外用塑膠袋裝好拿去污衣室,再跟護理人員拿新的更換就好。
四、其他
1.台北的病房空間很小,置物櫃也小,東西不要帶太多。我之前是用登機箱裝,箱子只能塞在床下;需要吹風機跟護理站借。
2.餐點可以跟醫院訂,但不好吃,所以自行斟酌。雖然不一定每間醫院都方便買東西吃,但至少,還有便利商店。
3.陪病者只能一位需登記,探病人數每家醫院規定不同,陪病者可適時回報住院者狀況,減少家人擔心。如果陪病者需要交替,再跟護理站打聲招呼。
4.住院者手術時,陪病者須在等候區等待,會有電視螢幕顯示目前各房手術狀態,準備中、手術中、完成、恢復室...。